这些上海年轻人,如何成为新时代青年标杆?,年轻人到上海怎么发展

惹事之前,他真盼着正处,惹事后要求就低了,保住科级待遇就知足,但是有了如今的事儿,又忍不住的往正处看。他的退休待遇,就随着做的事,如同过山车一般,不断的起起落落着,他的小心脏也扑通扑通的忐忑着。



5月23日,上海首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主题宣讲活动在中船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举办,5组上海获奖者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他们的奋斗故事。

“实验室的灯亮着,中国芯就有光。”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理长期扎根硅基半导体与器件集成领域,他讲述了自己是如何突破“硅”电学和光学性能极限,为硅基功率电子的单芯片集成提供方案的。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主动光电技术研究青年团队自2003年投身中国探月工程以来,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唯一实现月面软着陆100%成功、唯一在月球和火星均实现表面原位现场红外光谱分析、唯一成功完成星地千公里级量子科学实验的国家。

陈梁顺是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兴路派出所第三责任区警务队队长,他被誉为警队里的“护苗专家”。每个孩子都像一把锁,都有独一无二的钥匙,要打开孩子的心门,唯有用心去做。他以帮扶社区里的“问题青少年”为己任,化解他们的“成长烦恼”,曾用58次上门换回“网瘾少年”的逆袭人生。

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中船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梦想”号电气专业主任设计师庞路成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实现相关技术在实船应用的全球首例,推动国内相关技术规范制定和设计能力提升。他说:“只要是对国家建设有益的、国家有迫切需要的,无论再难再险也要干,而且越是困难的任务、越是艰苦的条件,我越是要做团队的排头兵,冲锋在前。”

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导航卫星总体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绍前带领团队从零起步,研发设备、编写代码,突破关键技术,搭建地面模拟系统,实现全要素仿真。在北斗三号组网建设中,他敢立“军令状”,成功将发射场测试时间从60天压缩到33天,助力创造北斗发射奇迹。

下一步,团市委将组织青年先进典型深入企业、高校、社区等基层一线开展系列主题宣讲活动。

原标题:《这些上海年轻人,如何成为新时代青年标杆?》

栏目主编:张骏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刘雪妍

评论区

用户头像
星痕一线天
2025-05-23 21:37
这篇文章真的很棒!内容详实,观点独到,让我受益匪浅。期待作者的更多作品!
回复
用户头像
姜梵
2025-05-23 21:37
文章中提到的绿联易烊千玺观点非常新颖,给了我很多启发。不过我对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官宣引进部分有些不同看法,希望能和作者进一步交流。
回复
用户头像
须臾乾坤
2025-05-23 21:37
作为一个商城爱好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总结得非常到位。特别是关于年开始实施十五五规划的分析,解决了我长期以来的困惑。感谢分享!
回复